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丝杆支撑结构,包括底板、第一支架、丝母、丝杆、转换头、第二支架、电机、滑轨,所述的底板通过螺栓固定在工作台上,在底板一端设有第一支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第一支架呈凸形,在其上端居中位置设有丝母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架一侧设有安装板,安装板上设有定位螺栓,在安装板一侧设有一组滑轨,滑轨呈方形在其上面设有第二支架,第二支架与滑轨配合安装,在第二支架一侧设有转换头,在第一支架与转换头之间设有丝杆,丝杆与丝母配合安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条件在于:结构相对比较简单、稳定性高、能带动丝杆移动。
在柔性管件生产中有必要进行拧头这一道工序,这道工序不仅很费力气,而且也需要精度,通过人工进行拧头工序不但增加了人员的工作强度,而且精度无法被保证,始终存在人为误差,所以一定要通过丝杆来控制旋转距离,但不是简单的旋转还得跟随管件一起移动,所以一个好的支撑结构能大幅度的提升使用性能。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相对比较简单、稳定性高、能带动丝杆移动的丝杆支撑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丝杆支撑结构,包括底板、第一支架、丝母、丝杆、转换头、第二支架、电机、滑轨,所述的底板通过螺栓固定在工作台上,在底板一端设有第一支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第一支架呈凸形,在其上端居中位置设有丝母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架一侧设有安装板,安装板上设有定位螺栓,在安装板一侧设有一组滑轨,滑轨呈方形在其上面设有第二支架,第二支架与滑轨配合安装,在第二支架一侧设有转换头,在第一支架与转换头之间设有丝杆,丝杆与丝母配合安装。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二支架相对于滑轨能做往复移动。作为优选,所述的丝杆相对与丝母能旋转并移动。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支架、丝母、丝杆、转换头、第二支架、电机都在同一直线上。本技术的有益条件在于:结构相对比较简单、稳定性高、能带动丝杆移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丝杆支撑结构,包括底板1、第一支架2、丝母3、丝杆4、转换头5、第二支架6、电机7、滑轨8,所述的底板1通过螺栓固定在工作台上,在底板1一端设有第一支架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第一支架2呈凸形,在其上端居中位置设有丝母3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架2一侧设有安装板9,安装板9上设有定位螺栓10,在安装板9一侧设有一组滑轨8,滑轨8呈方形在其上面设有第二支架6,第二支架6与滑轨8配合安装,在第二支架2一侧设有转换头5,在第一支架2与转换头5之间设有丝杆4,丝杆4与丝母配合安装。所述的第二支架6相对于滑轨8能做往复移动。所述的丝杆4相对与丝母3能旋转并移动。所述的第一支架2、丝母3、丝杆4、转换头5、第二支架6、电机7都在同一直线输出动力源,经过转换头5将速度进行转换,丝杆4与丝母3相对旋转,丝母3不动,丝杆4移动,通过滑轨8带动第二支架6移动,实现整根丝杆移动并根据要求的距离进行移动,精度高,误差小,不用通过人工手拧,降低了工作强度,在安装板9上装有定位螺栓10,可起到一个限位参考作用,保证机器运转时的安全。本技术的有益条件在于:结构相对比较简单、稳定性高、能带动丝杆移动。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作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一种丝杆支撑结构,包括底板(1)、第一支架(2)、丝母(3)、丝杆(4)、转换头(5)、第二支架(6)、电机(7)、滑轨(8),其特征是,所述的底板(1)通过螺栓固定在工作台上,在底板(1)一端设有第一支架(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第一支架(2)呈凸形,在其上端居中位置设有丝母(3)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架(2)一侧设有安装板(9),安装板(9)上设有定位螺栓(10),在安装板(9)一侧设有一组滑轨(8),滑轨(8)呈方形在其上面设有第二支架(6),第二支架(6)与滑轨(8)配合安装,在第二支架(2)一侧设有转换头(5),在第一支架(2)与转换头(5)之间设有丝杆(4),丝杆(4)与丝母配合安装。
1.一种丝杆支撑结构,包括底板(1)、第一支架(2)、丝母(3)、丝杆(4)、转换头(5)、第二支架(6)、电机(7)、滑轨(8),其特征是,所述的底板(1)通过螺栓固定在工作台上,在底板(1)一端设有第一支架(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第一支架(2)呈凸形,在其上端居中位置设有丝母(3)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架(2)一侧设有安装板(9),安装板(9)上设有定位螺栓(10),在安装板(9)一侧设有一组滑轨(8),滑轨(8)呈方形在其上面设有第二支架(6),第二支架(6)与滑轨(8)配合安装,在第二...